当我们品尝来自旧世界的葡萄酒时,应该经常能听到“风土”这个名词,要知道对于这些酿酒国家而言,风土条件是可以直接影响葡萄酒的品质的。其实所谓的“风土条件”,就是指产区的土壤、地势、气候以及土地所固有的自然环境总称,这些因素对于酿酒葡萄的生长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。就让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:
光照
如果我们要选择对酿酒葡萄影响关键的因素的话,那么光照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了,要知道阳光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,也是葡萄进行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动力,而葡萄产量和品质的90%-95%源于光合作用。
由于葡萄是一种喜光作物,因此在一个阳光充沛的地方可以让葡萄生长时花芽分化良好,而叶子生长色绿、肥厚,也可以让果实着色良好。尤其是对光照特别敏感的欧洲种葡萄更是如此,它们需要在阳光直射条件下才能着色正常。所以我们去参观葡萄产区时,都能发现这些产区的光照条件都会比较好。在我国某些省份,由于经常看不到晴天,因此难以生长品质优良的葡萄,甚至不合适栽培葡萄。因为在长期阴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,葡萄叶会变薄而黄绿、花芽也会分化不良,常产生小果穗和落花落果。同时由于光照不足的缘故,因此光合产物会较少,葡萄营养不良,葡萄产量下降,品质也会变得低劣,葡萄果实不能成熟。
同时,阳光可以使土壤维持一定的温度。深色的和富含石块的土壤能更好地吸收阳光里的热量,能提高葡萄的着色和成熟度,也能使葡萄变得丰厚。如在凉爽产区的德国摩泽尔河流域的深色板岩土壤,它的吸热功能就很强,而且位于河岸山坡中的葡萄园还能得到摩泽尔河水的反光,具备这两个条件的葡萄园种出来的葡萄会成熟度高。
葡萄虽然是喜欢阳光的植物,但过于强烈的阳光对葡萄也不好。葡萄果实在过强的光线下会进去休眠状态,葡萄的种植专家称为“午睡现象”。(所谓“午睡现象”就是葡萄的光合速度降低,光合产量降低,中午宝贵的光照条件就会被浪费)。这是一种葡萄在强光下自然保护的反应,在阳光过于充足和紫外线格外强的国家,比如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,葡萄能尽量避免正午过于强烈的阳光,因为过于强烈的阳光容易晒瘪葡萄,导致葡萄表面的褶皱。而晚上的寒凉空气会生成露水,并积聚在表皮的褶皱中,长此以往会导致葡萄发霉。此外,过于强烈的光照容易导致葡萄成熟过快,外层成熟但里面扔不成熟,但同时,阳光可以使土壤维持一定的温度。深色的和富含十块的土壤更更好地吸收阳光里的热量,能提高葡萄的着色和成熟度,也能使葡萄变得丰厚。
降水
降水对葡萄的生长当然很重要,多了少了都不行,在葡萄的生长过程中,自然降水的多寡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,强烈地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发育,直接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。酿酒葡萄是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的植物,它不光需要适宜的年均降水量,还需要合适的降水季节分配,在某些地区,对某些栽培品种而言,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是葡萄品种区域化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欧洲葡萄耐旱,喜干燥气候,抗湿力弱。欧洲葡萄所需要的年平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比较适宜,月均降雨量低于120mm为,降水-对于葡萄而言降水的多少和分布直接会影响到果实的质量。通常好的产区不应该有太多的降水,更加不应该在葡萄的开花和成熟季节有太多的降水。所以,冬天温暖多雨夏天凉爽干燥的地中海气候带成了酿酒葡萄的产地。
春天时的葡萄相对需要较多的水分,葡萄的根需要扎得很深来吸收土壤底层中所含的矿物质和水分。但降水过多时,土壤也要排水通畅,葡萄叶子生长时也需要水分,不过。秋天葡萄成熟时却不喜欢水,那个时候没有降雨,因为如果收获季节降雨过多会导致葡萄粒变大,有时甚至会造成葡萄的腐烂,葡萄的味道变得稀薄,酿出来的酒也会味道寡薄。因此,降水的季节性失衡对葡萄的影响颇大,不过,冰雹的影响更是是致命的,春天的冰雹打在刚刚发芽后展叶的葡萄树上,严重的话会影响今后两年的收成,如果秋季收获期间下冰雹会直接打烂葡萄,从而影响葡萄收成。
温度
葡萄树对一年四季的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,春天开始发芽的时候,温度在7~12℃之间,不能有霜和冰雹;葡萄枝叶成长时的温度在20~25℃之间;在开花和结果时的温度达到25~30℃,秋天葡萄成熟期间,天气不能过凉、不要下雨,适合的温度是20~25℃。这正是葡萄累计糖分以及皮上酚类物质和红葡萄果皮上色的时候,在采收前,种植园主管会测定葡萄的糖度和酸度,达到指标后才可以采收葡萄。
不同的葡萄品种成熟的时间不同,采收时间也会不同。冬天时,如果气温低于零下15℃,气候又非常干燥的话,葡萄酒需要埋土过冬以防止被冻死,比如冬天去新疆的葡萄园是看不见葡萄树的,因为都埋到土里去了。但是。如果冬天温度总是高于10℃,也不利于葡萄的休眠,葡萄树依然在缓慢供应枯枝养分,容易造成第二年发芽后营养供应不良、葡萄树势弱,就会出不了好葡萄。
另外,昼夜温差大对糖分积累有利,每年积温在2500-3000℃左右、昼夜温差大、夏季不太热较佳。但若冬季温度过低,则需要对葡萄做埋土休眠,防止冻死葡萄。
当然不同种类的葡萄要求积温也不同,生长所需天数也不同;